在寒风刺骨、大雪纷飞的东北冬天,深山中的一支抗联小队正在艰难行军。脚下积雪厚重,每一步都仿佛粘住了士兵们的靴底。尽管如此,他们依旧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尽管队员们内心充满了疑虑,但队长高继贤坚定的眼神让所有人没有发出一句反对的话。锅里高粱米粒“啪嗒”作响,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生死决战敲响了警钟。谁能想到,这支小小的队伍竟能从这场生死搏斗中取得意想不到的胜利?
东北的冬天,冷得几乎连空气都冻得发硬,特别是当寒风穿过密林时,仿佛刀割般刺痛皮肤。抗联的队伍已经在这片雪地上行进了整整三天。粮食?早已所剩无几。每人背包里仅剩下带壳的高粱米,但他们咬紧牙关,硬是一步步走下去。高继贤支队长带头走在队伍前方,他的眉头紧锁,脸上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决断。他回过头,看到战士们有的脸色苍白,有的嘴唇已经干裂,冻得几乎无法忍受。
展开剩余78%正当队伍行进至一个荒废的村庄时,哨兵匆忙跑来报告,说前方发现了两个人背着东西。高继贤警觉地眯了眯眼,抬手指示:“把人带过来。”不久,两个冻得瑟瑟发抖的山民被押到篝火旁。他们背上的铁炉子还冒着余温,经过询问,才得知这些铁炉子是要送给附近的日军测量队的。听到“测量队”这几个字,高继贤立刻提高警觉。于是,他下令战士们进一步探查情况。
不久,战士们获得了更为精确的情报:测量队早已撤离,取而代之的是日伪军的主力部队——超过三百名敌人,其中一百多名日本兵,另外还有伪军。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所有战士都陷入了沉默。面对这样的敌军配置,20人的抗联队伍能战胜200多敌人吗?有战士小声提议:“队长,这么多人,我们是不是该撤了?这简直就是送死!”高继贤紧握拳头,猛地一拍桌子:“不打,敌人就会越来越猖狂!我们必须打,黑夜是我们的掩护,地形对我们有利。只要战术得当,这场战斗我们一定能赢!”
夜幕降临,队伍在黑暗中悄无声息地接近敌军营地。雪地覆盖了他们的脚步,寒风掩住了他们的呼吸。一个小时后,抗联战士们终于抵达了敌人驻扎的地方。那个营地坐落在一个三面环山的沟塘中,几百个敌人围着火堆忙碌着,明亮的火光把夜晚照得如同白昼。战士们趴在雪地上仔细观察,突然,有一名劳工悄悄走近,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情报:“测量队早就撤回了,现在这里驻扎的是日伪军,已经有一百多名日本兵和二百多伪军。”
这突如其来的信息让所有人都愣住了。20人对上200多人,胜算几乎为零。有人低声嘀咕:“要不撤吧,这肯定打不过。”高继贤猛地拍了拍胸口:“不打,敌人会越来越猖狂!记住,敌人兵多心虚,反而不敢轻易行动。黑夜是我们的掩护,地形对我们有利。我们有机会!”
战士们静静地接近敌人营地。积雪如白毯般覆盖了他们的行动路线,雪地上没有任何声响。约摸一个小时后,他们终于接近了敌军的阵地。远远看去,敌人的火光如星星点点,几百个身影在火光中闪动。夏凤林悄声提醒:“队长,敌人确实超过200人!”高继贤低声回应:“分组行动,先拿下外围的机枪手!”
战斗终于打响。隐蔽的战士们迅速发动进攻,夏凤林带领队员们冲向敌人阵地,用刀割破帐篷,投下手榴弹。随即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将天际照亮,帐篷里的敌人乱作一团。不到一个小时,战斗就结束了。敌人的尸体散落一地,剩下的八名敌人被俘虏。抗联方面付出了四名战士的牺牲,另外四人受伤,但凭借出色的战术和顽强的意志,他们最终取得了胜利。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开始清点战利品。白面、猪肉、饺子、粉条堆成了小山,还有数十支歪把机枪、捷克步枪以及上千发子弹。虽然这些物资不能带走,但高继贤命令战士们只带上弹药和枪支,迅速撤离。队员们背着沉重的战利品,带着一颗炙热的信念,离开了敌人的营地。
这场战斗,不仅是抗联用少数兵力对抗庞大敌军的生死较量,更是一场信念与智慧的胜利。在这片冰天雪地中,虽然饺子和枪支重要,但抗联战士们知道,信念的力量才是最终让他们赢得胜利的关键。
发布于:天津市盛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