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越两国开战,我敢说一个越南士兵可以轻松打败十个中国士兵,所以中国必败无疑!”这番话出自一位喝了上百吨假酒的苏联“军事专家”之口。然而,没过多久,这位专家的脸上便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言之不实的言论遭到了现实的狠狠回击。
那么,1979年我国与越南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到底取得了怎样的胜利呢?这位苏联“专家”为何会说出如此荒谬的话?显然,他对于这场战争的判断完全脱离了现实。
1969年,越南主席胡志明去世。这位为越南在抗法和抗美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的领导人,虽然离世,但他的遗愿一直深深影响着中越两国的关系。胡志明曾经在冷战时期为缓解中苏两国矛盾做出了很多努力。他曾多次呼吁中苏两国团结一心,共同对抗外部压力。1960年,他亲自来华与毛主席会面,表示希望两国能够消除隔阂,恢复友好关系。而毛主席也曾赞扬胡志明是“和平的使者”。然而,胡志明去世后,越南的局势和中苏两国的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展开剩余84%随着黎笋上台,越南的外交政策发生了急剧转变。此时,越南正陷入激烈的解放战争中,而我国继续竭尽全力提供援助,不仅给越南提供了大量军用物资,还派遣了军事顾问,帮助越南军队提升战斗力。尽管越南的军队在战斗中时常表现得疲软不堪,训练不系统,战斗时束手无策,但我方军事顾问的到来帮助他们逐步克服了这些问题。陈赓大将甚至亲自到越南,为越南军队指挥战斗,使得他们在对抗美军时屡屡获得胜利。
最终,1976年,越南宣布统一,战争的阴影终于消散。可就在越南刚刚实现安定,黎笋却开始了另一场挑战。他突然派兵占领我国南海的六个岛屿,随后一连串的争端爆发,不仅大规模驱赶在越南的华侨,还射杀了无辜的中国公民。这一系列行动,无疑是在试探我国的底线,毫无疑问,这正是黎笋自找麻烦。
面对越南的挑衅,我国决定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为了防止苏联借机背后偷袭,我国一方面加强了与苏联外蒙古接壤的北部战区的战备,同时派出大量的飞机和舰艇确保领空和海洋安全。随后,中央军委调动56万大军,分东西两线发动进攻,目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击溃越南,争取最短时间内结束战争。
随着战斗的开始,苏联的“专家”发表了信口雌黄的言论:“一个越南士兵能打十个中国士兵,没多久中国就会失败。”这番话的发布,显然让越南的领导和士兵都信心倍增,似乎一场胜利就在眼前。
然而,1979年2月17日,当战争正式爆发时,东线总指挥许世友将军和西线总指挥杨得志将军一致决定采取强攻策略。面对解放军的猛烈进攻,越南军队节节败退,他们的反应几乎是溃不成军。黎笋也开始懵了,原本以为自己的军队可以轻松压制解放军,结果却发现自己陷入了被动。
于是,黎笋决定派出他的“杀手锏”——316A师,这支配备了苏式装备的部队曾在抗法和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作战经验丰富,且能承受相当大的伤害。黎笋信心满满地宣称:“大家不用担心,我已经拿出了最后的底牌,敌人很快就会撤退。”
为了防止316A师影响到解放军的作战计划,116团奉命阻止他们的支援。在代乃地区,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交火。虽然316A师进行过多次猛烈的冲锋,但解放军凭借强大的火力优势,成功抵挡住了敌人的进攻。最终,316A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一次次冲锋中被我军彻底歼灭。
当敌人的“杀手锏”失效后,解放军的进攻变得更加顺利。不到10天的时间,解放军便突破了越南的防线,直指谅山。谅山一旦被攻占,越南首都河内便唾手可得,战斗的关键性可想而知。
2月27日,许世友将军下令解放军分三个方向发起进攻,轰炸谅山周围的四个制高点。越南军队在早晨的轰炸中受到极大损失,很多士兵还在梦中未能反应过来。随后,解放军展开猛烈的攻势,敌人的抵抗逐渐瓦解。
然而,就在3月1日,越军居然使用了化学武器,这一举动激怒了许世友将军。解放军随后出动300多门火炮,迅速摧毁了敌人的所有火力点,并打击了越南军队的核心。眼看就要攻占河内时,中央下令撤军。尽管所有将士心有不甘,但服从命令是天职,最终大家只能撤回。
战后统计显示,我军在这场战争中共牺牲了8500余人,而越南损失惨重,超过47万人死亡,大部分军事设施被摧毁或缴获。尽管越南得到了苏联的先进武器支持,但他们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令人莞尔的是,在战争中,黎笋曾向苏联请求增兵支援,苏联却只派来了几位“军事专家”。黎笋一度认为这些专家能帮助他逆转局势,结果却发现这些所谓的“专家”并无实质性作用,只是一些“炮灰”,对解放军的进攻毫无影响。
尽管战斗最终结束,但越南并未真正安定,边境争端持续不断,直到1989年才彻底平息。在这十年里,虽然有很多小规模的冲突,但大规模的战斗较少。然而,这并没有影响我国的发展。今天的中国已经日益强大,而越南依旧处于困境之中,经济和军事问题重重,昔日苏联“专家”所言的“一打十”早已成为笑谈。
最后,我们只能希望越南能够更加理智,少一些小丑行为,少做别国的炮灰,专注于自己的发展。也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始终不怕事,也不主动找事,但如果问题来临,我们一定能够坚强应对!
发布于:天津市盛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